INVESTMENT PERSPECTIVE
投研视角
一、 降本增效+标准化+出餐快,预制菜是B端刚需品
1、 帮助餐厅精简人员,减少厨房面积:不论是单体门店还是连锁门店,出于成本考虑(房租及人工成本),都有工业化的需求(目前核心一线城市尤其显著)。根据招商证券调研,连锁餐饮净菜渗透已完成,餐企40%+食材为预制。
图. 根据招商证券调研,连锁餐饮净菜渗透已完成,餐企40%+食材为预制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2、 提升连锁餐厅出餐效率及标准化:预制菜能够减少对后厨的依赖性(减少人员培训、应对人员流失),应对劳动力短缺、成本高问题。经估算预制菜能够为餐饮门店提升10-30%的净利润。
表. 经估算预制菜能够为餐饮门店提升10-30%的净利润
资料来源:锐意资本
表. 餐厅运营成本越高,预制菜的替代效应越显著
资料来源:锐意资本
二、B端客户基数持续扩大
1、连锁餐饮企业增加:根据美团餐饮研究院,2021年我国餐饮连锁化率为18%,但是仍然较美国(54%)和日本(49%)有较大差距;不同线级城市的餐饮连锁化率呈稳定节拍式上升;随着房租、人工成本提升,连锁餐饮企业凭借成本优势能够进一步抢占市场,我国餐饮连锁化提升趋势亦是必然。
图. 中国餐饮连锁化率情况
资料来源:美团研究院
图. 不同城市线连锁门店占当地门店数比例
资料来源:美团研究院
2、外卖渗透率提升刺激外卖企业对预制菜需求增加:目前我国外卖餐饮市场规模约1万亿元,外卖渗透率约21.4%,但是根据美团餐饮研究院数据,目前我国外卖“人顿数” 仅为2.2。而随着外卖需求增加,外卖餐厅数量会增长,外卖餐厅通过预制菜提高出餐速度、降本的需求也会显著提升。
3、团餐、乡厨规模增长,连锁化率提升:目前国内已经有头部企业开始打造连锁化团餐品牌(如千喜鹤、麦金地、美餐等)。预制菜能够帮助团餐、乡厨企业解决标准化、时效性以及成本问题。
三、顺应家务社会化趋势,消费群体持续扩大
1、预制菜烹饪便捷,解决年轻人不会做饭的问题
预制菜烹饪时间短、口味复原度不错且卫生;目前预制菜C端发展的核心障碍在于消费者认知不足,且外卖在我国高度发达导致C端对预制菜需求相对降低。
图. 预制菜与方便速食、冻品及外卖对比
资料来源:锐意资本
图. 网友对预制菜的评价
资料来源:锐意资本
2、家庭小型化导致家庭做饭规模不经济,预制菜 “替代效应”显著,人均消费量至少有2倍的成长空间
购买预制菜的本质是通过购买市场生产替代家庭生产,中国家庭规模的缩小导致在家做饭的“规模经济”效益降低。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替代效应”会更加显著,预计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约47000元时会在“小家庭”(3-4人食场景)产生“替代效应”。
表. 预制菜对居家自制及外卖的替代效应测算
资料来源:锐意资本
3、外卖的“人口红利”正在加速消失,美团抽成规则修改后,促使外卖单价提升,预制菜有望逐步在C端替代外卖
外卖的“人口红利”正在加速消失:国家在相关指导意见中提出“确保外卖送餐员正常劳动所得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据测算,目前外卖骑手每单成本约9.15元。
美团抽成规则修改后,促使外卖单价提升:美团新抽佣规则下,对于客单价20元以内、配送距离4公里以上的订单,抽佣比率飙升至40%以上。
在外卖成本逐渐抬升趋势下,预制菜有望逐步在C端替代外卖。
图. 新抽佣规则下,低单价、远距离订单佣金费率更高
资料来源:商业洞察,中泰证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