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MATION SHARING
资讯分享
进入壁垒是阻止新企业进入行业的重要因素。进入壁垒的主要来源包括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转换成本、成本优势、获取销售渠道的能力、资本要求和政府政策等。
——摘自《竞争战略》第114页第3段
锐意观点
进入壁垒的概念比较类似护城河的概念,壁垒越高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就越好。
案例分析
从消费品行业来看,大众消费品市场的进入壁垒并不高,因此近年来有许多新兴力量进入例如零食、饮品等赛道,这些赛道的消费者主体主要是Z时代,爱尝鲜、猎奇,产品转换成本低,企业产能多是外协,因此需要企业不断推陈出新,较难形成规模优势。但就细分赛道来看,如果产品具备成瘾性质,例如鸭脖、功能饮品等,消费者容易对口感产生粘性,形成多次复购,那么企业便容易通过产品独特性逐步扩大自身规模,在生产端、渠道端构建自己的壁垒,一旦企业的品牌认知度=品类的时候,将构造出极强的进入壁垒阻止新企业进入。
实战中,在消费行业选择投资标的时,必然是进入壁垒高的企业更加值得关注,因为壁垒的高低直接影响对未来的预期判断,即潜在竞争格局,核心是盈利的预期。
WELCOME TO LINK.;.
微信公众号 |Brillandcapital
洞察价值,分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