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MENT PERSPECTIVE

投研视角

按病种付费简评
来源:锐意资本 发布时间:2022-01-19


作者简介 PROFILE

刘翎 

资深医药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药物研发),全球一流医药公司从业经验(特药销售),深入了解医药行业,对医药行业投资机会具备高敏感度。

2021年11月底,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关于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明确要加快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分期分批加快推进,从2022到2024年,全面完成DRG/DIP付费方式改革任务,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到2024年底,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全部开展DRG/DIP付费方式改革工作,先期启动试点地区不断巩固改革成果;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

按病种付费核心逻辑在于,以前医保支付采用的是后付制(按项目付费),导致了过度医疗并使得医保资金经营持续性压力逐步增大;现逐步转向至以DRG/DIP为基础的预付制,达到控费目的。

对于付费方式的改革,市场有个比喻比较恰当,即住院费用由点餐制转向自助餐制。也就是说以前患者(主动或被动)消费了多少项目,就相应支付多少费用。现在是只要患者在办理住院时确定好了疾病类型,那么最后需要支付多少费用就已经确定好了;至于实际上消耗了多少医疗资源,由医院和医生去把控;从成本管理角度讲,医院或者医生肯定是想利用最少的资源解决患者的问题,这样才能让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中国目前在走的改革路线,其实欧美都走过了相应的阶段,比如美国医保支付方式也随着时间推移持续发生着变化。以Medicare为例,支付模式近60年内发生较大转变,从设立之初的后付制到1983年开始引入以DRGs为基础的预付制,如今Medicare已开启按价值支付的新模式。

美国的医保费用支付方式前期侧重医疗费用的控制,后期则强调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1984—1987年,美国人均医疗费用支出平均增长率降至6.6%,同时医疗照顾制度 ( Medicare) 的医疗费用增速由1983年的18.5%降至1990年的5.7%。平均住院天数也由1980年的10.4d降至1995年的6.7d。美国医保改革总结:总额控制,费用增速下降,住院天数下降,医疗质量提升。

中国医保改革趋势:参考欧美发展路径,大概率能实现以下目标。

1、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作为前期铺垫,挤出不合理水分,按病种付费时可以给到医院或者医生一定的利润空间,使其收入阳光化。

2、按项目付费调整为按病种付费,整体控费能力大幅提升。

3、个人支付比例下降。

WELCOME TO LINK.;.

微信公众号 |Brillandcapital

洞察价值,分享成长


深圳市前海锐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一路98号卓越大厦603室

邮箱:service@brillandcapital.com

电话:0755-2380-9056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