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MENT PERSPECTIVE
投研视角
作者简介 PROFILE
陆冰然
首席策略师、资深有色金属行业研究员、政治经济学博士。曾获“新财富”、“水晶球”、“金牛”等最佳分析师。
政治局会议之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政策当局总结现状和展望未来的重要会议。市场关注于政策当局对经济的把脉情况和未来可能的政策调整。
报告多处提及稳定的字眼显示出当前经济的压力,承认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
基于经济现状,我们提出哪些政策发力的新变化呢?
01
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时隔很长时间之后,重提‘’逆周期‘’调节体现出明年稳增长的意愿比之前更为强烈;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可能意味着这个稳定目标的完成需要拆分到各地区政府去规划完成。
02
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自前期对运动式减排提出纠偏以来,此次提出对于环境保护的标准从之前简单的能耗管理转向更为精细合理的碳排放管理。这意味着已有的管理模式对于经济产生了下行压力的影响,后面要进行纠偏,先破后立的方式对经济的稳定不利,而走先立后破的方式会更为合理。传统产业的合理投资时要得到保护的,而不是一刀切。这也有利于稳定投资和就业。
03
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为资本设置红绿灯,核心是保障公平竞争,反对资本对基本要素的垄断,从而避免垄断带来的长期社会成本的普遍上升。但同样,剔除垄断不代表剔除行业本身,只是为行业确定新的规则,引导资本流向的良性发展,所以未来针对互联网,教育机构的规则也许会逐渐浮出水面,来引导行业新的投资和就业。
04
化解风险要有充足资源。风险处置的方针是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原则是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等各方责任,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按照各自的职责推动风险的化解。最近对于地方隐性债务的处理一方面要控制新增,遵循谁家的孩子谁抱的原则,抑制地方城投债务的无需扩张;另一方面,在上海和广东率先试点,也考虑到政策不宜过激的问题。
从旧有的提法来看,房住不炒依然是政策的大原则;但是为了稳定地产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问题,维稳的政策已经在路上了,债券、银行等融资渠道的重启,部分地区对于刚需的放松,都在逐渐落地,以稳定行业和经济增长的预期。
综合来看,改革是依然是未来的主线,在这一主线背景下既要为改革开辟一条道路,又要缓解改革的阵痛。从当下到明年上半年来看,后者似乎在政策决策中占据更关键地位。
锐意资本
微信号|Brillandcapital
洞察价值,分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