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MENT PERSPECTIVE
投研视角
桩基是海上风机的支撑基础,其上端与塔筒连接,下端深入数十米深的海床地基中,起到支撑和固定的重要作用。
为应对不同水深,桩基的种类也有不同,由于目前我国多数的海上风电项目仍在0-40m,目前市场需求以单桩为主,少量深远海项目已应用导管架。
虽然未来十年,海风装机有望保持高增速和高确定性,但在海风大型化的趋势下,不少零部件环节都面临单位用量下降的尴尬局面。而桩基与海缆类似,在向深远海开发的趋势下,单位用量有望保持稳定。具体来看:大功率风机需要更大、更重的桩基以实现支撑作用;水深增加则会进一步增加桩基的长度和直径。
风电零部件行业普遍原材料占比高,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对于桩基来说,虽然钢材是成本的主要构成因素,但由于成本加成的定价模式,价格传导相对顺畅,但具体加成也会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
随着海上大型化的快速发展,一套单桩的重量已从21年的500-1000吨快速提升至目前的1500-2000吨,部分项目2500吨。随之对生产企业的沿海码头的泊位能力、配套厂房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沿海的码头资源及岸边的生产土地资源均具有较高的稀缺性,进一步提高了产能壁垒,行业竞争格局较好。
企业 | 码头位置 | 泊位情况 |
大金重工 | 蓬莱码头 | 10万吨*4、3.5万吨*1 |
海力风电 | 如东小洋口码头 | 5万吨*1 |
通州湾码头 | 2万吨*1、0.5万吨*1 | |
启东吕四港码头 | 30万吨深水港在审批 | |
泰胜风能 | 蓝岛码头 | 未知 |
天顺风能 | 射阳码头 | 未知 |
海风高增长的背景下,桩基作为“抗通缩“环节,盈利能力稳定。同时随着行业壁垒的提升,竞争格局更优,龙头企业的增长空间广阔。